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網:http://www.sf112.cn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
《山西省煤礦老空水害防治工作規定》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4月14日
山西省煤礦老空水害防治工作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煤礦老空水害防治工作,遏制老空水害事故,保障職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煤礦地質工作規定》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煤炭生產、建設活動的煤礦企業、礦井及有關設計、勘查、施工、監理等單位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煤礦老空水害防治必須堅持“預測預報、探掘分離、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綜合治理措施。
井田范圍內存在老空積水技術資料缺失或者不可靠的資源整合礦井和單獨保留礦井是老空水害防治的重點。
第四條 礦井應根據老空水查明程度,對老空水害防治實行可采區、緩采區、禁采區分區管理。
可采區是指礦井水文地質條件清楚、水害防治措施到位的區域;緩采區是指礦井未達到水文地質條件清楚、水害防治措施到位的區域;禁采區是指礦井經安全論證和經濟技術比較,目前治理措施難以達到安全開采或者經濟上不合理的區域。
第五條 煤礦企業、礦井應當嚴格落實老空水害防治工作責任制,定期研究解決防治老空水害工作中的具體問題,保證各項防治水工程和措施落實到位。
第六條 礦井的主要負責人(含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是本單位老空水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老空水害防治工作全面負責,履行下列職責:
(一)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崗位責任制等規章制度;
(二)建立健全防治水機構,配齊專業技術人員;
(三)配備滿足需要的探放水設備;
(四)保障防治水年度計劃所需資金投入;
(五)開展重大水害隱患排查治理;
(六)組織老空水害防治工作考核。
第七條 礦井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具體負責老空水害防治的技術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編制防治水中長期規劃及防治水年度計劃;
(二)組織制定隱患排查治理方案并督促落實;
(三)組織審查防治水工程設計、施工及安全技術措施;
(四)組織水害應急救援演練;
(五)組織老空水害防治知識培訓。
礦井應配備負責防治水工作的副總工程師,協助總工程師開展水文地質技術管理工作。
第八條 存在老空水害的礦井應配備滿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專業技術人員,配齊專用探放水設備,建立專門的探放水作業隊伍。
防治水專業技術人員配備,水文地質類型簡單和中等的礦井不少于1名,水文地質類型復雜和極復雜的礦井不少于3名。防治水副總工程師、防治水機構負責人必須有3年以上煤礦防治水工作經歷。防治水專業技術人員須具有地質、采礦、安全等相關專業全日制院校中專及以上學歷,并應每3年至少接受1次技術培訓。
礦井專用探放水鉆機要配備3臺以上,且至少有1臺鉆進能力在200米以上。物探設備要配備至少1臺適合本礦井水害特點且能保證日常工作需要的儀器或與有物探資質乙級及以上的單位簽訂技術服務協議開展物探工作。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和極復雜的礦井要配備化探設備。
現場探放水作業人員單班特種作業持證人員不得少于3名。嚴禁用煤、巖電鉆進行探放水作業。
第九條 煤礦企業、礦井應當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崗位責任制、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水害預測預報制度、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探掘分離制度、探放水作業優先制度、井下探放水工程驗收考核制度、雨季巡查制度、重大水患停產撤人制度以及應急救援制度等。
第十條 礦井應當建立完善的疏排水系統,排水能力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嚴禁排水系統不健全進行采掘活動。存在老空透水危險的區域,應按規定設置防水閘門等防水隔離設施,實現分區隔離,或者在現有排水系統基礎上,增設抗災強排泵房或者增建潛水電泵強排水系統,以提高礦井抗災能力。隔離設施應當安排專人管理,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防水閘門每年應按規定組織進行2次關閉試驗,其中1次應當在雨季前進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第十一條 礦井應當建立健全《煤礦防治水規定》必備的5種圖紙和15種臺賬。各種原始記錄、臺賬、卡片等齊全、準確;圖紙資料完整可靠、填繪及時。做好礦井水情水害的分析和預報,及時提供各種水文地質資料,滿足礦井生產安全需要。
第十二條 礦井應當抓好水患的排查與治理工作。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和極復雜礦井每月、其他類型礦井每季度至少進行一次水患排查,對排查出的水患必須制訂防治措施,做到項目、資金、措施、時間、人員、責任六落實。
第十三條 煤礦企業、礦井必須依法在批準的開采范圍內從事采掘活動。相鄰礦井之間必須按規定留足安全隔離煤(巖)柱。隔離煤(巖)柱的尺寸應根據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煤層賦存條件、圍巖性質、開采方法以及巖層移動規律等,在礦井設計中明確規定;確需變動的,需按有關規定報批。嚴禁超層越界開采,嚴禁開采破壞保安煤(巖)柱、防隔水煤(巖)柱。
第十四條 礦井應當建立井上下水文觀測系統,對威脅礦井安全的老空積水、地面塌陷坑積水等進行監測監控,水文地質類型為復雜和極復雜的礦井要建立實時自動監測系統,隨時掌握礦井水文動態變化,及時預報水情水害。
礦井應建立水質化驗實驗室或配備水質快速檢測儀,不具備建立條件的礦井應與距離較近的具備水質化驗能力的單位簽訂協議,確保礦井出現異常突(出)水點時,能夠及時進行水質化驗,確定水質類型,判定突(出)水水源。
第十五條 煤礦企業、礦井應當確保防治水工程的資金投入。礦井應編制中長期(5—10年)防治水規劃及年度防治水計劃,礦井中長期防治水規劃及年度防治水計劃中要有老空水防治專項措施,經主要負責人批準后列入安全技措工程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十六條 煤礦企業、礦井要制定水害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發現礦井有透水征兆時,應當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脅區域的采掘作業,將所有受水害威脅區域的人員撤離到安全地點,并分析查找透水原因。
礦井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水害(含老空水)應急預案的演練,提高職工自我防范和應對水害事故的能力。
第二章 老空水害普查
第十七條 礦井應當由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組織,或委托具有相應勘查資質的單位開展區域老空水害隱患普查和論證,采用老空調查、地面踏勘、物探、鉆探、化探等綜合手段,查明區域水文地質條件,摸清礦區范圍及周邊老空(窯)水的位置、范圍和水量,劃定礦井老空區積水線、探水線和警戒線。有資質的單位接受委托承擔老空水害普查和論證工作時,應提出含有老空水害普查論證內容的報告,并對做出的結論負責。
第十八條 礦井應當依據水害普查論證資料或水文地質報告編制水害預測圖,做到一礦一圖。水害預測圖以采掘工程平面圖為底圖,對于已經準確判定的老空區,用實線標注;對于資料不清、分析預測判定的老空區,用虛線標注;將廢棄的巷道、硐室、鉆孔等在圖上標注清楚,并存檔備查。
每年由礦井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組織或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一次水害復查核實,根據復查核實情況及時修改水害預測圖及其他相關圖件。
第十九條 老空區調查內容應包括:老窯(或采空區)名稱、建井時間、井筒位置、井田范圍、開采層位、開采范圍、停采時間、積水范圍、積水深度、積水量、老空水補給來源等水文地質情況,調查內容應當及時填入老空區調查臺賬。
老空區復查核實的內容除上述內容外,還應對調查資料來源、調查人員的基本情況、被調查人員的基本情況以及調查時間等進行復查核實,并做好復查核實情況的記錄。
第二十條 老空區地面探查有關要求:
(一)老空區范圍不清的地段,可在地面采用三維地震、電法、電磁法等勘探方法探查老空區范圍及積水區域,并與已有地質資料對比、分析、研究,進一步確定老空區特征及其富水情況。
(二)物探方法圈出的老空積水區要用鉆探方法驗證,進一步驗證老空區層位、積水標高、估算積水量。
(三)地面探查結束后,結合物探資料及時編制探測總結報告,由煤礦企業、礦井組織有關專家驗收、評審。
(四)根據探查結果及時對原有老空積水區進行修正,并及時將井田內和周邊小窯分布、老空區積水情況編繪到相關圖件上。
第三章 老空水探放
第二十一條 煤礦企業、礦井要嚴格執行井下探放水的有關規定,采用“物探先行、化探跟進、鉆探驗證”綜合探測手段做好老空水探放工作。嚴格執行“探掘分離”“探放水作業優先”等探放水制度,加強探放水工程驗收考核,保證探水工程的可靠性。未經探放水作業確認安全的掘進和回采工作面不得進行生產作業。
第二十二條 探放老空水要堅持“安全、經濟、合理”的原則,按照“主動探放、先隔離后探放、先堵后探放、先降壓后探放”的要求,根據老空積水量、老空水補給量、水質、礦井現有排水能力和放水后解放的煤炭資源量等因素綜合分析,編制設計方案。
第二十三條 在受老空水害威脅區域掘進時,按照“有掘必探”的原則,應當先采用瞬變電磁、直流電法、瑞利波技術等物探技術進行超前探測,并采用鉆探進行驗證。掘進前方的老空區及其富水性探測不清的,嚴禁掘進施工。
受老空水害威脅的采煤工作面回采前,按照“先治后采”的原則,在工作面回采巷道形成后,應進一步核查工作面內、工作面上下方及周邊的采空區分布及積水情況。對每一個探測異常點進行分析研究和鉆探驗證。不能用物探方法替代鉆探進行探水。待工作面附近采空區水害等隱患完全排除后方可進行回采。
第二十四條 煤礦企業、礦井應當將確定的探放老空水積水線、探水線、警戒線標繪在在采掘工程平面圖、礦井充水性圖上,并根據調查、探查老空區積水資料及時修訂。
(一)積水線的確定:根據調查所得老空積水區分布資料或由物探、鉆探探查的老空積水區范圍,圈定積水邊界線。
(二)探水線的確定:根據老空積水區的水壓、煤層的堅硬程度、資料可靠程度等因素,沿積水線平行外推一定距離劃定探水線,當采掘工作面達到此線時要采取探放水措施。
(三)警戒線的確定:由探水線再平行外推一定距離劃定積水警戒線。當采掘工作面達到此線時,應警惕積水威脅,注意采掘工作面水情變化,如發現有滲水征兆要提前探放水,情況危急時要及時撤離受水害威脅區域人員。
第二十五條 警戒線以外區域探放水作業,應當先進行物探超前探測,并進行鉆探驗證,經驗收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開拓、掘進工作面進行鉆探驗證時掘進中心水平上不得少于3個孔、在垂向上每1.5米至少布置一個探放水孔。
從警戒線到探水線的鉆孔布置,應逐步加密,長短結合。
探水線內探放水鉆孔布置應當遵循《煤礦防治水規定》有關要求。探放老空水前應當建立完善的防排水系統,排水設備應當與預計探放水量相適應,并有備用水泵。探放水時,應當撤出受水害威脅區域內的其他作業人員。有突水征兆時,立即撤出井下受水害威脅區域內的所有人員。鉆孔應當鉆入老空水體,并監視放水全過程,核對放水量和水壓等,并做好記錄工作,直到老空水放完為止。為預防探放老空水過程中有害氣體涌出,應由專職瓦斯檢查員隨時檢查放水區域內瓦斯、氧氣、硫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氣體成分,出現異常時,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第二十六條 探放老空水設計方案由礦井防治水部門編制,由礦井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組織審查,批準后執行。
第二十七條 礦井必須嚴格執行探放水通知單制度,探放水通知單應由防治水技術人員填寫,內容主要包括探水要求、停止采掘作業位置、水害情況的簡要說明及相關圖件。探放水通知單發至探放水單位、采掘施工單位、安檢、調度等部門。
第二十八條 單孔鉆探作業結束后,應由當班鉆探負責人、當班安全員、當班區隊帶班負責人共同組織鉆孔單孔驗收并履行簽字程序。
探放水結束后,必須由防治水專業人員、安檢、調度、施工單位等部門人員共同驗收,由施工單位提交探放水總結報告,并存檔備查。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的,探放老空水除滿足《煤礦防治水規定》外,還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開采近距離煤層群的,下伏煤層回采前要對導水裂隙帶波及范圍內的上覆煤層老空區水進行探放;
(二)采掘范圍內存在小窯開采層位、開采范圍不清的,開采前要對下伏煤層進行探查,防止下部采空區積水引發底板突水事故。
第三十條 疏放老空水應采用高、中、低結合的方法布置放水鉆孔,至少有1個施工至當前采掘工程最低標高附近老空區內的鉆孔,作為放水孔和觀測孔,并保持放水暢通。
第三十一條 探放水結束后,應校核放水量和預計積水量的誤差,查明原因;采用物探、鉆探或者激光三維掃描等方法進行放水效果驗證,并編制探放水竣工報告。
第三十二條 老空水探放工作結束后,應下達允許或者停止掘進通知單。
允許掘進通知單內容主要包括:探測結果、允許掘進安全距離和下次停止采掘作業探放水位置等,發至采掘施工單位、安檢、調度等部門。
允許或者停止掘進通知單應由礦井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簽發。
第三十三條 掘進隊組根據允許掘進通知單,在掘進工作面的鉆探位置處設置現場管理牌板,牌板內容包括當班進尺、累計掘進距離和剩余安全掘進距離等。
第四章 其他規定
第三十四條 礦井在未探明老空區的情況下不得組織生產。采、掘工作面施工前提交的回采、掘進地質說明書中必須包含老空水害的分析評估,并制定水害防治方案、設計及安全措施。
第三十五條 礦井修建水閘墻封堵老空區積水時,應當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單位設計和監理。對已建成的水閘墻,要安裝自動監測監控系統,采取有效的防突水措施并納入水害應急預案。
第三十六條 對于實施注漿防滅火的采空區,應建立臺賬,掌握采空區注漿水滯留量。報廢巷道封閉時,在報廢的暗井和傾斜巷道下口的密閉水閘墻應當留泄水孔,保證其泄水能力。有泄水孔的密閉及與采空區連通的泄水孔實行建檔、掛牌管理,每月定期進行觀測,雨季加密觀測。
第三十七條 根據采煤沉陷區地表水體水位明顯下降等情況,研判是否與采空區導通,要加強沉陷區地表裂隙變化情況監測,防止雨季地表水從裂隙進入礦井,發生淹井事故。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八條 本規定自2017年5月1日起執行。具體技術要求由山西煤監局、省煤炭廳另行制定。
(以上內容來源于山西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版權屬于原作者及網站所有)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陽街75號 電話:0351-4378829 傳真:0351-4378829
郵箱:dibaonengyuan@163.com 郵編:030045 備案號:晉ICP備19013170號 晉公網安備 14010602060836號